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合肥市气象数据_合肥气象数据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求合肥是年平均降雪量的数据,最好给出数据出处!2.合肥有台风吗3.局地39℃!未来几天高温将在安徽大面积铺开4.合肥市2015年每月的降水量情况的统计表5.合肥最新提示 未来3天要注意8月20日19时起,我市出现暴雨天气,据水文部门统计,截至23时降雨量(单位:毫米):十五里河142、包河区136、政务区128.5、大兴镇103.5、化机厂97、安四院86、高新区82,其中20:00-21:0

1.求合肥是年平均降雪量的数据,最好给出数据出处!

2.合肥有台风吗

3.局地39℃!未来几天高温将在安徽大面积铺开

4.合肥市2015年每月的降水量情况的统计表

5.合肥最新提示 未来3天要注意

合肥市气象数据_合肥气象数据

8月20日19时起,我市出现暴雨天气,据水文部门统计,截至23时降雨量(单位:毫米):十五里河142、包河区136、政务区128.5、大兴镇103.5、化机厂97、安四院86、高新区82,其中20:00-21:00,1小时内政务区降雨90.5,包河区84.5。本轮强降雨造成南二环下穿马鞍山路、望江西路铁路下穿、宿松路下穿312国道、包河大道下穿312国道、望江西路与金桂路等低洼路段出现短时积水内涝,影响车辆通行。另外,包河区包河花园、瑶海区粮食二库小区、蜀山区岳西新村、四方新村宿舍等低洼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积水内涝。蜀山区合作化北路石油库一号楼、经开区翠微路朝霞小区部分一楼住户,因雨水内涝被困,险情发生后,属地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门积极开展救援,目前受灾群众已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强降雨还造成我市芙蓉路与松林路交口一小区门前高压线被雷电击断,事故造成两人触电死亡。

汛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指示:针对当前汛情,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尤其是受强降雨影响较大的西南部城区,对已经受灾的地点要抓紧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长张庆军要求: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对当前的汛情快速行动,全力做好城市防洪和尾矿库的防汛防灾工作,全力做好受灾救援、伤亡人员善后等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市排管办出动300余人,对市管道路下穿桥进行巡查值守处置,积水路段打开井盖进行助排,20座泵站及时开机排涝,移动泵车及时赶到积水路段进行排水;各区、市重点局对辖区内的积水点及重点工程进行应急处置;交警部门对积水路段进行交通疏导。22:20,暴雨由橙色预警信号提高到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洪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通知各区对辖区排水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积水地段及时处置。

此次暴雨,全市主次干道交通基本正常,未受到大的影响。全市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天气带来的影响,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数据分析

降雨量远超2010年那场暴雨

2010年6月29日,合肥遭遇了一场超强降雨,导致严重内涝让很多合肥人记忆犹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天14:10-16:00。前一小时降雨量35毫米,后一小时降雨量39.5毫米。当时,合肥市气象局局长冯皖平表示,那场“短历时降雨”按一个小时降雨量计,“创了1974年以来最高纪录”。

但是,昨天的政务区1小时的降雨量就达到了90.5毫米,包河区1小时降雨量为84.5毫米,这相当于2010年暴雨的2-3倍。

今天凌晨,仍在路面工作的合肥市排水办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降雨量“绝对是破了纪录”!但是具体刷新了合肥多久的历史,尚未统计出来。

出行状况

20多个航班受到暴雨影响

8月20日近23点,记者致电合肥骆岗机场,现场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场从19时多开始出现雷电,紧接着暴雨到来,“一直到晚上10点半左右,才有一班飞机起飞。”该工作人员介绍,截至记者询问时,这场大雨共影响了20多个航班的正常起飞,“有5个航班被迫取消。”在这20多个受影响的航班中,除了5个航班被迫取消,部分航班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另有部分航班由于天气原因备降在骆岗机场。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航班受到影响,机场已经开始对旅客进行安置,“部分旅客被安排到旅店住宿,部分旅客还在继续等待。”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无法提供受影响旅客的具体人数。

部分高速公路路段限速

8月20日夜间,记者从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当日23时,G3京台高速合徐段,G25长深高速安徽天长段,G30连霍高速安徽段,G35济广高速阜阳至潜山段,G40沪陕高速合宁段,G4001合肥绕城高速,G4211宁芜高速马芜段,G4212合安高速,G50沪渝高速宣广、沿江、高界段,G5011芜合高速以及蚌淮、合淮阜、安景、绩黄高速道路通行正常。

记者查询高速公路实时路况信息,发现从降雨开始到记者发稿时,高速公路通行状况一直呈现“畅通”状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速公路交通基本没有受到降雨影响,只是在部分路段出现限速要求。其中,合淮阜高速淮南段限速80(淮河大桥限速60),合淮阜高速长丰到蜀山段限速80,济广高速阜阳东到南照段限速60。

市内几处路段无法通行

截至当天23:30,合肥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将路面情况进行了梳理,包河区、政务区、经开区影响较大。

无法通行的路段有:东马路口下穿,望江路与怀宁路口东铁路桥下穿,望江路(石台路-潜山路),繁华大道包河苑门口,包河工业园纬一、纬二、纬三、纬四路、习友路奥体中心处,芙蓉路与宝塔路交口,新蚌埠路与东方大道交口,清溪路和青阳路交口东侧的清溪路段无法通行;勉强通行的路段有:宿松路(太湖路-黄山路段)、安医二附院北门、岳西路(长江路段南100米范围段)、望江路与玉兰大道交口、玉兰大道与海棠路交口、金寨路高架(望江路段由南向北方向)、香樟大道和银杏路交口。

目前,交警部门尚未发现落水事故,但包河苑附近有5辆车被淹,交警部门正组织拖车将这些车子拖出。

微博“传情”

打不到车?我来送你

8月20日,接近次日零时的时候,网友“小小小巍”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说:“雨太大打不到车回家?我来送你。”意要为雨中市民提供帮助。

记者当即拨通了“小小小巍”的手机:“我在东二环,你能送我回家吗?” “东二环?似乎有点远……我目前在潜山路上。”

电话拨通,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随即关心地反问:“你那边雨很大吗?”

记者亮明了身份后,问“小小小巍”:“在什么样的距离内,你会考虑去接?”“10-20分钟之内肯定没问题。”“小小小巍”干脆地说,“我的微博发出去没一会儿,就在你之前,刚刚还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只不过,他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就打到了车。”

“小小小巍”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走出饭店,才看到外面下这么大的雨。”他翻了一下微博,才注意到合肥很多地方车子不好走,市民回家不好打车,“刚好我和同伴有两三辆空车,能提供点方便。”

老公被困,网友安慰

昨晚,市民董女士发出的一条雨中求助的微博也引起网友关注。“暴雨侵袭合肥经开区,部分路段积水已达数厘米,此刻我的老公仍被困在经开区芙蓉路(九溪江南附近)高铁桥墩底下……”令董女士着急的是,她老公的手机打不通,发信息也没回,“我好着急,希望有开车经过那的朋友帮忙把他送回安徽大学新区。我老公叫林某某,他是为了接我下班才被困的。”

该微博发出后,短短半小时已被转发了近两百次,不少网友出招对策。网友方国琼微博:别担心,林博士(林某某)聪明,肯定在躲雨……当日22:30许,记者联系上了发该微博的董女士,她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与老公取得了联系,老公在桥墩下躲雨,现在很安全

求合肥是年平均降雪量的数据,最好给出数据出处!

1、吐鲁番(高温天数49天/46℃)

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之一,被称为"火洲",这里是《西游记》中火焰山所在地,历史最高气温49.6℃(地表83.3℃),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火炉城市。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吐鲁番最高气温大于40℃,2022年6月28日极端高温达到46℃,2022年7月极端高温达到45℃。

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合肥1月4日天气天气,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吐鲁番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为49天,其中40℃及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天数达到29天,堪称是中国最热的城市

2、福州(高温天数26天/42℃)

2022年,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东部,福州处于副高脊线附近,盛行下沉气流,相当于福州头上一直罩着一个巨大的“火炉”,常出现热岛效应,与重庆、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新四大火炉”。

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7月20日福州出现35℃及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达到26天,2022年6月24日出现40℃的极端高温天气,2022年7月极端高温达到42℃,成为2022年中国十大“火炉”城市之一。

3、郑州(高温天数17天/42.3℃)

小编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郑州市最高气温大于40℃,成为2022年中国十大“火炉”城市之一。

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7月20日郑州出现35℃及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达到17天,其中40℃及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天数达3天,2022年6月16日至17日连续2天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据郑州气象台发布的数据,2022年6月24日温度高达42.3℃,突破建站68年以来历史极值。

4、杭州(高温天数17天/40.3℃)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杭州最高气温大于40℃,成为2022年中国新的“火炉”城市之一。又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杭州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为17天。

截至2022年7月14日,杭州气象台已连续4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022年7月12日杭州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3℃,打破2013年41.6℃的极端高温。

5、石家庄(高温天数16天/41℃)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石家庄最高气温大于40℃,2022年6月25日石家庄极端气温达到41℃,灵寿县更是达到44.2℃,成为2022年中国十大最热的城市之一。

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石家庄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为16天,其中40℃及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天数达到2天,2022年6月24日至25日连续2天出现最高温度达到40℃的天气。

6、西安(高温天数15天/41℃)

据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消息,西安市经历了自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热六月,2022年6月超过35℃以上天数达到20天,截至6月17日14时,西安部分高温区地表温度已超60℃,西安泾河站地表温度最高达到了惊人的74.1℃,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西安已成为2022年中国最热的城市之一。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西安最高气温大于40℃。据陕西省气象台发布信息,2022年6月16日西安区域内阎良站出现了42.9℃的极端高温。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7月20日西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达15天,2022年7月曾出现41℃的极端高温。

7、上海(高温天数10天/40.9℃)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上海最高气温大于40℃,成为2022年中国新的“火炉”城市之一。

2022年7月12至13日,上海已连续两天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达到40℃,尤其是7月13日14时30分,上海徐家汇站气温达到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1873年)的最高气温纪录。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7月20日上海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达10天。

8、重庆(高温天数10天/40℃)

重庆,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火炉”城市,民国时期,与武汉、南京被称为“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也是传统的中国四大火炉。重庆夏天之所以酷热,也是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重庆最高气温大于40℃。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7月20日重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为10天,7月12日重庆出现40℃的极端高温。

9、合肥(高温天数11天/39℃)

从合肥气象部门获悉,自2022年6月以来,超过35℃的高温天气,合肥总共出现了20天左右,成为2022年中国最热的城市之一。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合肥最高气温在37℃-40℃之间,2022年7月12日至13日连续2天出现39℃的极端高温天气。

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合肥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11天。合肥为何气温高,因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曾经合肥因地表最强温度最高达到71.1℃上了热搜,历史上最高的气温达40.8℃。

10、南京(高温天数8天/40℃)

南京,与武汉、重庆被称为“中国三大火炉”城市,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30天(6月20日至7月19日)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分析,南京最高气温在37℃-40℃之间,2022年7月极端高温达到40℃,成为中国最热的城市之一。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南京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天数为8天。

合肥有台风吗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查询历史40年小时级降雪量数据

查询步骤

数据来源引用: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xihe-energy.com)

步骤一:平台进行地理位置选择。可以选择全球任意位置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查询降雪量等数据

局地39℃!未来几天高温将在安徽大面积铺开

合肥有台风。

2023年7月27日,合肥市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28日至31日,全市有明显风雨天气,雨量中等,部分地区暴雨,累计降雨量40-80毫米,局部超10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30-50毫米,并伴有平均风力4-5级,阵风8级的东南大风。2023年8月1日后,全市仍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合肥市气象部门提醒,防范大风、短时强降雨对合肥市巢湖航运、陆地交通、户外作业、农业及人身安全的影响。同时,需防范局地强降水和累积雨量大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巢湖流域和中小河流局地洪水、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此外,加强户外安全管理,防范大风对棚架、广告牌等户外设施的影响,防止高空坠物。

台风来临时应该如何应对

1、关注天气预报:在台风来临之前,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路径、强度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做好防范准备。

2、做好物资准备:提前储备好足够的食物、饮用水、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检查家中的电线、煤气管道等设施是否安全,防止因台风导致的问题。

3、关闭门窗:在台风来临时,要尽量关闭家中的门窗,以防风雨侵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使用防水胶带对窗户进行密封处理。

4、避免外出:尽量避免在台风期间外出,因为强风和暴雨可能导致山体滑坡、道路积水等危险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务必注意安全。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超强台风“杜苏芮”影响合肥

合肥市2015年每月的降水量情况的统计表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35℃高温天气将在安徽大面积铺开,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

10日白天,安徽全省晴天到多云。据安徽省气象台监测,当日0—16时最高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3—36℃。根据安徽省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全省有21个站点达到了高温标准,气温最高值出现在石台,达到36.3℃。

10日,合肥最高气温34.3℃。尽管没有达到高温标准,但伴随着居高不下的湿度,体感较为闷热。值得注意的是,10日凌晨,合肥最低气温达到23.9℃。气象部门预计,在末伏期间(8月10日到19日)合肥最低气温将有6天位于25—27℃之间,上榜全国“从早热到晚”5城市之一。

三伏天的成因: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合肥最新提示 未来3天要注意

一、2月上旬天气实况

气温偏低,无降水,日照持平。2月上旬,我市多晴好天气。旬平均气温为3.2℃,偏低0.9℃;旬内无降水;旬日照时数45.8小时,与历年同期接近。

一、本旬天气

本旬14-15日和19日开始分别有两次降水过程,霾或雾天气频发。旬平均气温:合肥以北7~9℃,合肥以南9~10℃。全省较常年偏高3~4℃。旬降水量:大别山区南部和淮北15~60毫米,较常年偏多2成~1倍不等;其他地区10~40毫米,较常年偏少1~7成。旬日照时数:中西部地区40~50小时,东部地区50-60小时,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0-15小时,江南大部偏多15-25小时,仅沿淮淮北西北部偏少0-7小时。

安徽省2015年2月下旬农业气象旬报

一、本旬天气

本旬我省持续阴雨天气;26日夜里-旬末全省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旬平均气温:江北5~7℃,沿江江南7~9℃。淮北和江南南部较常年偏高1~3℃,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旬降水量:合肥以北 2~20毫米,较常年偏少1~9成;合肥以南40~155毫米,较常年偏多6成~3.5倍不等。旬日照时数:全省均在40小时以下,沿淮淮北大部偏少5~15小时,其他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15~30小时。

2024年1月4日,合肥气象最新发布,未来5天,合肥市以晴天到多云为主;气温回升明显,最高气温回升至14℃左右,周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最高气温跌至8℃。未来3天,夜间至早晨易发生大雾天气,将对出行带来影响,请做好防范。

预计未来一周全省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仅5日江南部分地区有小雨。今明两天我省气温逐渐回升,5日沿淮淮北地区最高气温11~13℃,淮河以南13~16℃;受冷空气影响,6日夜里-7日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3~5℃。

1月7日早晨最低气温:沿淮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东部-5~-2℃;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2~4℃;其他地区0℃左右。9-10日还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省。1月4日夜里到明天上午沿淮淮北地区和淮河以南东部部分地区有大雾。

降温注意事项: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在降雪降温天气外出时,因道路湿滑,极易出现积雪及道路结冰现象,建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尤其是老年人,要谨防跌倒,远离、避让车辆,注意安全。

4、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一氧化碳中毒。

7、大风天气,外出注意高空坠物。

8、关注寒潮来临前的预警,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14℃!大反转又来!安徽未来3天要注意!